当前位置:晋佑范文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对联故事50字 对联故事(整理4合集)

时间:2023-03-08 09:30:03 来源:晋佑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故事50字 对联故事(整理4合集),供大家参考。

对联故事50字 对联故事(整理4合集)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5篇《对联的故事》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对联的故事》相关的范文。

过关人对对过关

据说,一行人天暮时要过关口,守关的出联让他对: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过客应口而出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行人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守关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老地主袭改旧楹联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秀才讽赃官

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用贪赃的钱财为自己和儿子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联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一个秀才来到京城,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便想治治这赃官。几天后,秀才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上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看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气昏过去。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口大吞天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南汇人吴省钦中进士后,被任命督学四川。吴省钦不但崇尚八股,压抑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且滥用权,贪赃枉法,四川民众对他深恶痛绝。

一年,乡试时吴省钦为主考官,有一个家境清贫的书生因缺钱贿赂,自忖此次没有获中的希望。待放榜时,他果然名落孙山。愤于以钱取人论才的腐朽现象,这个穷书生就在考场门口题了一匾一联,讽刺吴主考。匾额题:

口大吞天

对联是: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口大吞天”暗喻吴姓;
拆“省”为“少目”,拆“钦”为“欠金”。这一匾一联用拆字的方法,既嵌入“吴省钦”的名字,又揭露、讽刺其营私舞弊,贪赃受赂的丑行,实在绝妙。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着一个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我这里有水,不过要对对子,你们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他对的下联是:

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添联讽贪官

清代,有个县官贪财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里的穷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但是,如果有财物送给他,那么,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怨言。但这个贪官却装聋作哑,恬不知耻,不但无视百姓的呼声,而且贪赃枉法,变本加厉。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联文是: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这副自我标榜的对联贴出后,贪官满心欢喜,除夕夜开怀痛饮,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一,天刚亮,只听管家在房门外禀告:“老爷,对联出岔子了!”

贪官听说对联出了岔子,连忙披衣下床,跟着管家奔去。朱漆大门一开,围观的群众便一哄而散。贪官一看,发现自己写的对联加长了,白纸黑字写着: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贪官气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将对联撕掉,垂头丧气地关上大门。

梁启超巧对父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朋友设宴款待他们父子。宴席上,梁启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
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绝对讽巡按

清朝乾隆年间,刚中进士不久的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到任不久,来了一位巡按大人。这个巡按原是个落第举子,因趋附权臣和坤,赐了个“从进土”的功名。“从进士”即是略等于进士,比进士略低的意思。这个巡按大人虽然不是中榜的正牌进士,但也有些小聪明,知书善辩。他久闻李调元的才名,心怀妒意,便想寻机挫辱李调元一番。

一次,巡按自穗回京,地方官照例设宴饯行。李调元和当地一些地方官员、举子、名人参加宴会。酒过三巡,巡按拈须笑对李调元说:“久闻学政善对,我有一上联,久思不得下联,烦学政一对,如何?”李调元无奈,只好应道:“愿闻。”巡按便不紧不慢地,念出了:

三光日月星;

满座官员、文人听后,为之悚然,认定如此绝对,李调元一时难以对出。那些妒忌李调元文才超群的人也与巡按大人一鼻孔出气,正等着看他的笑话。李调元平时博览群书,一听,就知这上联的出处,于是不慌不忙地随口朗声接对:

戏答乾隆

朝乾隆年间,刘凤诰殿试考中进士。当时第一名进士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刘凤诰中的是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乾隆召见进士们时,见刘凤诰是个独眼,不觉心里有些厌恶,便出了一个上联戏弄他:“独眼怎登龙虎榜。”

刘凤诰当即答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一听,此人还真有些才学,对句气魄这么大,倒像是个人才,于是想想,又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汉。”

刘凤诰又随口答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乾隆上联以四方星辰为题,刘凤诰下联以四时花卉相对。乾隆自称“摘星汉”,刘凤诰对以“探花郎”,既合联意,又暗合君臣身份,十分工整。乾隆大喜,从此对刘凤诰另眼相看。

《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D?D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对联故事六篇]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太守与王禹偁结为好友。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两人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

武后一见她们,十分喜欢,当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但是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贴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廿日小孩岂称大

三两木头不成官

唐代的莫宣卿,被誉为“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因此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想见识见识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

有人一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礼貌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我给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过去了,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廿”、“日”、“大”三个字合在一齐为“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说的,你干吗奚落我呢?就对了个下联:三两木头不成官

这是把“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由此明白这个小孩确实聪明,逢人便说,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是北宋的名相,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正好杨大年来找寇准,大家让他来对下联。

杨大年思索半晌,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有位著名中医老先生,最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

一天,一位客人来访,看到院子里的丛竹,赞叹道:烦暑最宜淡竹叶,

老医生立刻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

进屋坐定后,客人又说: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志。

老医生对答道: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蓯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联中全系中药名,对仗工整贴切,颇有风趣。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样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

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飘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之后,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原先,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一、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于是在门口贴了一副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为村人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二、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三、

有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四、

明朝解缙小时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此事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解缙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那学生。”

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即刻接写了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只好大开正门。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哪里?”解缙指指肚皮说:“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

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美目盼兮。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汤中对虾白映红,鞠躬如也。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虾,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缙道: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月下子规喉舌冷。

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尘,照葫芦画瓢罢了。”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五、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幅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幅对联。妻子看了一会儿,要求俞樾进行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两字,作为回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动的字作了比较,认为“冷”、“飞”二字比“有”、“无”准确有神。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该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联中的“几”字改为“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细推敲,改得动人。至于那个“何”字为什么要改成“项”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孙追问原因。

秀孙爽朗地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险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秀孙话音刚落,俞樾忙拍手称好快,连连道好。

学会给语句断句,那可是门高超的艺术呢,瞧,大过年的,有个财主,稍不小心,就着了道了……

明朝有个书画家名叫祝枝山,他和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他虽出生于富贵之家,但却嫉恶如仇,常替百姓说话。

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想:“这个财主平时欺压百姓,我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他提笔写了两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钱财主看后气极败坏,把他告到了县衙,说祝枝山辱骂他。县令立即传来了祝枝山。祝枝山笑着说:“大人,我一个读书人,知书达理,怎么会辱骂别人呢?我写的全是吉利的话嘛!”钱财主听后,十分愤怒地说道:“你说吉利话,哪有这样的吉利词?大人,您听听,‘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还有那‘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是吉利话吗?全都是些晦气话!”

祝枝山听后哈哈大笑,以讥讽的口气说道:“钱财主,这是你自找麻烦,怎么怪我呢,谁叫你如此断句呢?应该这样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县令和财主听后,目瞪口呆,无言对答。好半天,县令才如梦方醒,呵斥财主说:“只怪你才疏学浅,把如此吉利的对联当成辱骂之词,还不快给先生赔罪!”财主无奈,只好连连道歉。祝枝山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祝枝山利用断句的不同奚落了财主,被人们传为佳话。

早先年间,琴亭镇上有家名为“回春堂”的药铺,掌柜姓冯,人称冯老板。冯老板膝下只有一位千金,长得如花似玉,绰号“红娘子”。十六岁那年,冯老板要为她择婚,“红娘子”提出不选“财”子,单挑“才”子,别出心裁要搞一场“赛联择婿”。

原来,这冯老板当年也是秀才出身,腹中满是锦绣文章,只是时运不济,屡试落地,无奈改行开药铺,而他的女儿“红娘子”从小饱览诗书,吟诗作对不比一般读书人差。所以,她提出“赛联择婿”立即得到了冯老板的赞同。

“赛联择婿”的事传出后很快轰动了四乡,不少年轻人久羡“回春堂”的“红娘子”才貌双全,听说这一消息后,无不惊喜万分,纷纷前来跃跃欲试。

“赛联”的擂台摆开之后,前来应试者倒是不少,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为啥?原来这“赛联擂台”非同一般,先后设下了“五关”。在通往厅堂的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廊里,每隔几步挂着一联,共计五联,一联代表一关。并且规定若是前面一关通不过,就别想进入下一关。更为气人的是,这些上联都是别具一格,均以中草药名入联。所以,前来参赛的年轻人中尽管不乏饱读诗书的秀才,虽有应对之才,但无药草知识,也只能望联兴叹,还未过这第一关便只好悻悻拂袖离去。半天工夫,竟没有一个能闯出第一关的参赛者。于是回春堂刚才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下子就变得冷冷清清了。

就在冯家父女也十分尴尬的当口,突然有人前来叫板了。谁?前村的一位放牛郎。众人于是鼓掌喝起倒彩来。连饱读诗书的秀才都在这“五关”前退避三舍了,你一个放牛郎却不知天高地厚,猴子戴帽充斯文,真个要让人笑破肚皮,等着看笑话吧!

只见这放牛郎毫不理睬这恶意的掌声和笑声,径直闯到第一关前。只见这一关悬挂着的上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竟不假思索高声应对:

玉叶金花一条根

话声刚落,里面便传出冯老板的声音:“第一关通过,请进入第二关!”

众人一听傻了眼,这放牛郎难道还真个瞎猫撞上了死老鼠?且看这小子第二关的运气如何。

放牛郎进入第二关一瞧,这一联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点点头,随口应答:

伤寒犹妙小柴胡

里面传出一个娇滴滴的喝彩声:“果然不错,望君继续努力,还有三关等你。请进!”

进入第三关,上联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为迟疑片刻,又脱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话音刚落,众人热烈地大声喝彩,可是真正要刮目相看了!

放牛郎顺利地闯过了三关,进入第四关,这关的上联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这一联仿佛还真有点邪乎,放牛郎看上去似乎给难住了,在这悬联下足足站了一袋烟的工夫,似乎还没有想出应对的下联,顿时憋得满脸通红,额头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人群中顿时又起了骚动,“看样子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么三下了。嘻嘻,时候不早了,还是回家放牛去吧!”

放牛郎显得有点无奈,眼看就要败下阵来,就在这时,从后面转出一位丫鬟,双手捧着一碗香茗,笑吟吟地递给放牛郎道:“放牛郎哥哥,红娘子姐姐怕你渴了,叫我给你送茶来了!”

放牛郎双手接过香茶轻轻抿了一口,猛然发现碗底有珍珠一粒,顿时心有所悟,险些叫出声来,这不是冯小姐暗中助我吗?于是兴奋地连珍珠带茶一饮而尽,随着一联妙对早已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吟将出来: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顿时,众人又鼓掌欢呼起来,连连夸赞:“妙对、妙对!”接着就像众星捧月似的簇拥着放牛郎进入了第五关,也是最后一关。等到大伙一瞧墙上的对联时,又惊叹起来:“天啦,这可真是副绝对啊!你放牛郎纵然闯过了五关斩六将,可在此间就要走麦城了!”

可不,这长联共计四十三个字,而且其中嵌了十二种草药名称,你瞧: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赏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槟榔)

读罢此联,放牛郎目瞪口呆,别说这四十三字的长联他没对过,单就一下子要找出十二种药名入对,更是绞尽脑汁!放牛郎顿时急得冷汗直冒,干搓双手。众人在旁边见状,也一个个同情地摇头叹气:“完啦,完啦,没戏看了!”

良久,从屋里传出了冯老板的声音:“放牛郎,看来这一关你是万万过不了的。就是当今状元郎,有这对对的才能,恐怕也没入药名的本领啊!孩子,回去吧,别枉费心机了!”

这时只听得里面又传出那娇滴滴的声音:“爹爹,这放牛郎连闯四关已属不易,奇才难得。只是这副绝联实在太难了,能否再让他想半天啊。这样纵然他输了,也会口服心服,毫无怨言!”

话音刚落,随着又传出了冯老板的哈哈大笑声:“就依我女儿的话,莫说宽限半天,就是给他半年时间,恐怕也未必对得出!”众人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冯老板更加得意忘形:“半年不行,再给三年!”

放牛郎这时窘急得恨不能立马走人,但年轻人毕竟血气方刚,最终横下一条心,斩钉截铁地回应道:“冯老板,我既不要你宽限半年,也不需三个月,就给我三天时间吧!”

冯老板大笑:“好小子,有志气,三天后见分晓吧!”

谁知这放牛郎并非一般人物,他从小在山中放牛,一次偶然遇见了一位高才隐士,遂拜其为师。隐士不仅教会了他熟悉不少草药,而且灌输了他丰富的诗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赛联擂台”上连闯四关。在这第五关受挫之后,他便连夜进了深山,寻找师父求援。

谁知师父细阅了这副长联之后,翻寻药书,也只对出了其中六味药名。师徒俩正焦急之际,突然有樵夫送来书信一封,拆开一瞧,却见数行娟娟纤秀笔迹显露笺上:

忆自金闾相会,只望恩泽长流,谁料君竟匆匆别去,怜奴影只衾寒,红泪枯罄。

今老父如子龙年高老迈,想君蜜愿应酬矣。望九九归一,荣旋梓里,一家老少笑开颜。素书递到,即为裁答。

努力自范,珍重加衣!

红娘子于端阳后十日

师父读罢,拍案惊呼:“奇女子,奇女子啊!这是一纸药谜啊!”遂逐一指点提示,这最后两句祝福语即是防己、防风,日期是半夏。

放牛郎听罢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十分感激红娘子暗中相助。师徒俩细加斟酌,终于拟出了那四十三字的应对长药联。

第三天,放牛郎如约出现在“回春堂”药铺前,当着众人的面,对出了第五关的长联: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覆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现场鸦雀无声,直至听完最后一个字时顿时掌声如雷,齐声喊好,连屋檐下的麻雀都惊得四处乱飞乱钻。

冯老板当即携着女儿从里屋笑容满面地走出来,朝着众人打了个拱手,朗声笑道:“放牛郎连闯五关夺魁,我的东床快婿非他莫属了!”

红娘子的丫鬟随即格格地笑着吟出了一联: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春风得意地回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齐声祝贺才女配才郎。从此,红娘子与放牛郎的这段药联佳话便流传开了。

这天,小布布和爷爷逛市场的时候,看见集市上一家豆芽店为了招揽顾客,在店门两侧贴了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可真是奇怪啊!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是“长长长长”。小布布读了一遍又一遍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豆芽店老板:“叔叔。你门上贴的对联写的是什么呀?我怎么读不懂呢?”

店老板十分得意,马上站出来大声朗读了一遍,然后还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释。听了店老板的话。小布布和爷爷都觉得这对联写得真是妙极了。正适合这家豆芽店。你知道这副对联的读法吗?

没错,这副对联妙就妙在利用了“长”字是个多音多义字。“长”读chang时,是长短的长;读zhang时,是生长的意思;另外,在古文里,“长”字读chang时又与“常”通用,表示经常的意思。所以,这副对联正确的读法是:

上联——长(常)chang长zhan9长(常)chang长zhang长(常)chang长(常)chang长zhang;

下联——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横批——长(常)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原来,店老板贴这副对联是希望他店里的豆芽长得又快又好,生意兴隆。

多音多义字有意思吧,一定要掌握好它们,否则就容易闹笑话了。

1.郑板桥做知县时,一日,有一位老先生前来告状,言说他在一家财主家教书,原商定全年酬金八吊钱,但到了年底,财主却分文不付。郑说:大概是你教得不好,误人子弟吧!我先考考你的才学,遂指着大堂悬挂的灯笼出一联:四面灯,单面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老先生听了即对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2.据传,曾有一出生在南方的人,去北方当了县令,常以戏谑他人取乐。一日,假邀一贫穷书生饮酒,向众人炫耀自己的政德。席间,见书生头戴草帽,身穿棉袍,甚是寒酸,便吟道:穿冬衣,戴夏帽,胡度(胡涂)春秋。穷书生知在嘲笑自己,便即起而去,边走,边向众人高声喊道:生南方,坐北方,浑长(混帐)东西。

3.相传,清朝有一个名叫张继贤,因犯私通罪入狱,办案司在看张的供状时,发现供状写得超众,颇有才华,遂提审张试问:本院昨夜听更,五更三点,三点五更,五五二十五点,喜者喜,悲者悲,尔小生,喜里有悲,尔小生,喜里有悲。张即答曰:
小生今朝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吉者吉,凶者凶,大老爷,凶中求吉,大老爷,凶中求吉。办案司于其状上批曰:赦之!

4.相传,有一年,清乾隆皇帝访游江南,一日,行至一个叫通州的小镇,顿时,联想到了河北省的那个通州,便出一联要随行答对,联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但随行官员中,无一人能答。消息传到了一个士卒跟前,他想到了,才看到的许多当铺,于是作了一联送于乾隆,乾隆看后大悦,并命 予嘉奖。那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5.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常以傲慢待人。一日,接到梁启超的书信,见书着:“愚弟梁启超顿首拜”。张之洞甚为恼怒,即书一联,叫人送到门外去,那联书曰:披一品衣,报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梁启超看了,即回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张之洞只得出门相见。

6.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遇到一老和尚出的上联要他答对,而长期不能对答,联曰:
半夜二更半,金圣叹后因抗粮哭庙一案而被判了死刑。临刑时,他猛想起时值中秋,颇有伤感,在触景生情中,忽记得那半副对联的事情,当即换来儿子,叫他告诉老和尚:中秋八月中。

7.明代太学士解缙,自幼聪明过人。七岁那年,随父去江边洗澡,父将衣衫脱挂于一株大树上,遂曰:千年古树为衣架。解即对答:万里长江作浴盆。一日,父于其友对弈,友突然道出一上联曰:天当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解父不能对答,在一旁的解缙见状,代父答道:地做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一年春时,有友人求解缙以园中花木为题写一副对联,缙思之,当即挥毫写道: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一次,有一秀才当着解缙之面卖弄他的才能,说他有一副得意佳作,无人能比,随后,便得意样样陈词: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缙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咀间皮厚腹中空。在一次宴席上,有些权臣不服解缙少时能对对的才能,想借机辱笑,便出一联,曰: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句)。解缙深知是指自己而来,便即对道:一马陷足淤泥内,看老畜牲怎能出蹄(题)。一年,解缙要请人于大门上写一副对联,缙自荐。父也就借机考缙,便允之,缙以大门对面尚书家的竹林为题,写道: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尚书乘轿归来,见之,即让家丁拦腰砍了竹子。解缙知之,又于对联尾上各加一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尚书又见之,再让家丁挖去竹根。缙知之,于对联尾上再各加一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尚书看到后,深感惊奇,遂登门夸缙年少有才,必国之栋梁。

8.某人给他高中同学在结婚时撰写了一副对联(此时这位同学已是一名农村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作切点过切线直达圆心,解括弧析因式得新因子。

9.相传,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督学江西时,发现有后生与己同名,便以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蔺相如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为题,出联考那后生;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那后生听了,是用两个历史人物作联,又有话外之音,也以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和唐初大臣太宗长孙后之兄为题,会对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李梦阳虽觉得后生确实对得绝妙,但又感到自己失了尊严,于是又出一联,要求在杯茶之内对出,联曰: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那后生刚等李梦阳的话音一落,便对道: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李梦阳连出了两副难度很大的藏典联,见那后生对答如流,心中钦佩。据说,后来推荐了那后生。

10.相传,郭沫若幼年时与同学到寺庙中偷吃了桃子,庙主找到学校里,要求老师查处偷吃桃子的人,但无人承认。老师便出一联,要学生回答,并说,能对答者,可免罚,联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即答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见其对答如此工整,便免罚了所有偷吃桃子的学生。

11.从前,有一个秀才赴京赶考,一日行至一木桥上,见桥下有一少女正在淘米便卖弄起斯文来,坐于桥头,大声吟道:有木是桥,无木也是乔,取掉桥边木,有女便是娇,是娇君都爱,为君皆爱娇,叫声多娇女,来也!少女在桥下听得秀才辱己,气上心来,也以米为题回赠道:有米是粮,无米也是良,取掉粮边米,有女便是娘, 是娘儿都爱,为儿皆爱娘,叫声娘的儿,滚吧!秀才听得少女之语,羞红着脸赶忙挑起书担儿拔腿就跑。跑了一里多路,又碰见一个农夫肩挑着一担菜儿,他又以竹萝为题,再卖弄起斯文来:大萝是萝,小萝也是萝,小萝装进大萝里,两萝合一萝。那农夫起初听得,也不理睬,但见那秀才跟在身后,一个劲的念着,便心烦了。正巧有人抬着一口棺材从前边过去,农夫便借机念道:棺材是才,秀才也是才,秀才装进棺材里,两才合一材。秀才听得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又往前跑。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请大家对个下联。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征求下联。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几乎成了绝对。

194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1909—1970年),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突然灵机一动,对陈毅叫道:“有了,有了,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范长江对的下联是: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低吟了两遍,连声称赞说:“范长江果然才子也!”

另有: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大概也是从此对改动而来。

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2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1)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穿上了青天褂,时人不齿,作无情对讽之曰:“四品青天褂,六味地黄丸。”

(2)近人何颜生,清末任甘肃布政使时,有留学归来一唐姓翰林在给他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何即以一联嘲讽:“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3)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4)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南通州,即今日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区。“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说乘船沿着大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东当铺,西当铺”,是纪晓岚看到街上的当铺很多,灵机一动对出来的,“东西当铺当东西”,前一个东西为方位,后一个东西表示物体,此为借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后一个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更显贴切。

(5)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这副对联若仅从思想内容上看并无多大意义,若从形式上看还有些意思。上联是说一个人在夏天靠着南墙吃西瓜的情景,把南北西东四个方位词占全了。下联则独辟蹊径,用上下左右来对,描绘出读“左传”,书往右翻的状态,恰如其份,毫无做作之感,令人称奇。

(6)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在平常聚会时,也多吟拆字诗联取乐。一天,祝、文、周、三人应邀到唐府作客,一进门,看到唐伯虎和家园正在影壁墙前种桂树,便一齐上前打招呼。唐伯虎一见客人来到,丢下手中活计,将他们请到客厅就座。丫环上齐茶水酒肴,宾主坐定,祝枝山开口道:“小唐,今天我们四个来作一个游戏,每人一句拆字联,组成一首诗,你意下如何?”

唐伯虎一听,揖手答曰:“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请祝兄出首句。”

祝枝山说:“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你在种树,就以此为题吧。我出的是:

闲种门中木,

唐伯虎听完暗思:门中有木是个“闲”字,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思!对,有了,随即开口答道:

思耕心上田。

众人一听,不禁拍手叫绝。更被唐伯虎的巧妙构思所折服,小唐确比老祝技高一筹。

文徵明也不甘落后,连忙说:“我来第三句,我对的是:

秋点禾边火,

话音一落,众人齐声称妙。祝枝山指着周文宾说:“文宾,该你收尾了。”

周文宾忙站起来揖手曰:“各位种的种,耕的耕,点的点,到我这里该生长了。我的尾句是:

甜生舌后甘。

刚一落音,祝枝山击掌称妙。说:“我们四人的拆字联连起来正好是一首诗呀”随即从头朗诵起来:

闲种门中木,

思耕心上田,

秋点禾边火,

甜生舌后甘。

大家听后,齐声称赞。唐伯虎说:“我们江南四大才子聚会吟诗,各显其能,有种有收,可谓获益匪浅也。可喜可贺,来,让我们共同举杯,喝他个一醉方休!”

众人齐声称好。四人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一)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这几个大官听了,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说的是日影,杨大年就对了个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准能照出我的人影,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学们要不信,你就盯住别人的眼珠试试看!

(二)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三)

明朝万历年间,加上天灾不断,民间时兴修庙堂、拜神仙,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兴建寺庙很感兴趣。

话说甘州府太平村有一个小孩叫何生,从小就乖巧懂事。六岁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说他妈妈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见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邻居们都在抹眼泪。要说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亲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亲也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正当大家都在为小何生的生活担心时,原来雇他父亲做长工的李员外主动收养了他。这李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跟何生一样大。他看何生天资聪明,便在夫人的劝说下出钱供小何生上私塾读书,打算以后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一转眼,何生已经十八岁了。这年春天,何生告别全家去京城赶考。这天,他在一片荒滩草地上休息,听见一阵动物的叫声,寻声过去一看,一只野兔被捕猎的夹子夹住了。何生知道贫苦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荤腥,只能靠捕些野物改善生活。但是,他看着正在挣扎的野兔,何生心软了,便将野兔放走了。之后,何生从干粮袋里面拿出一条蒸熟的大咸鱼放在夹子上,便接着赶路了。

考试很快结束了。这天,何生所住的客栈门厅前突然锣鼓喧天。原来,何生考中了第一甲第一名,朝廷派人来接他去见当今皇上呢。

来到朝堂之上,皇帝一见何生相貌堂堂,立刻就喜欢上了。皇上有一个心爱的公主,便想将公主许配给何生,于是大手一挥将何生定为驸马。这等好事,是多少王公贵族的子弟梦寐以求的,可何生跪倒在地,说:“承蒙皇上圣恩,今生无以为报,但招为驸马,恕难从命。”

何生此话一出,不仅皇上震惊,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皇上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如此忤逆,该当何罪?皇上高高举起的手又轻轻放下了,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何生,问:“难道说你已有妻室,但朕不介意,你休了她也就是了。”

何生连叩三首:“皇上有所不知,我虽然没有妻室,但早已与李员外的女儿定下婚约。”

“什么李员外?难道说朕还比不上一个员外!”皇上拉下了脸。

何生便把自小没爹没娘,李员外将他养大成人的事说了,最后他说:“李员外养育我十几年,我和他家小姐青梅竹马,如今我虽考取功名,但不能忘本。状元郎可以不当,负心郎却绝对不能做!

(一)

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涩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二)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
直似儿孙。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做人。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
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对联故事一:宋丑子招亲

明朝年间,有个村庄叫宋家庄,一对夫妻无儿无女,年过五旬,夫人怀孕,生下一女,为了成人,起名叫丑子。夫妻俩,老来得喜,爱如掌上明珠。宋丑子,名丑人不丑,转眼间已过二八,出息的聪明伶俐,人不但长的出众,还是当地的才女。老夫妻年近七旬,为老有所养,决定招一上门女婿。一日,有一少年路过,见到姑娘,便萌生爱慕之情,不知不觉多看了几眼。姑娘并不害臊,看少年眉清目秀,年龄相当,便上前搭话,随口出了个上联:“绿方巾,蓝方巾,看上去南北不分。”少年随口吟道:“红绣鞋,黄绣鞋,走起来东西摇晃。”姑娘又出第二联:“大门外进来只黑白花猫。”少年吟道:“小院里卧着条灰黄大狗。”姑娘接着又出第三联:“红白高照,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少年又吟道:“绿帘低垂,喜喜欢欢,共度春夏秋冬。”三对下来,姑娘甚是满意,立即禀明父母,老人见后也很满意,于是择日给小两口办了喜事。

对联故事二:

某县文化局,召开春节茶话会,局长就讲了话,说:“今天的茶话会,咱们以电影名为题,对对联。”(以下简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朝阳沟,枯木逢春。”

乙:“槐树庄,柳暗花明。”

丙:“松花江上无名岛。”

丁:“云雾山中不夜城。”

戊:“英雄儿女花枝俏。”

己:“光荣人家喜盈门。”

庚:“扬门女将三关排宴(险)。”

辛:“赵氏孤儿零点起兵(飞)。”

壬:“秦香莲三笑密杀令。”

癸:“刘三姐祝福画中人。”

甲:“白莲花七月流水战上海。”

乙:“李清照千古风流对人间。”

此茶话会中的电影名对联,非常精彩,广为流传。

在春节茶话会上,检察院院长布置,以不正之风为题,每人写一付讽刺对联。(以下简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联故事三:

甲:“黄花白酒只怕少,麻桌钞票不嫌多。横批:多多益善。”

乙:“手中有权强占理,心中无民最缺德。横批:民心难欺。”

丙:“两片变形阴阳嘴,三寸不烂是非舌。横批:人妖之面。”

丁:“谁使公吃年千亿,却叫贫民日无米。横批:好吃难咽。”

戊:“难怪鬼雾迟不退,原来钟馗早受贿。横批:同流合污。”

己:“日见腐败羞深化,年来娼威耻繁荣。横批:世风日下。”

庚:“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横批:多如牛毛。”

辛:“几家爆富升天堂,万户赤贫陷地荒。横批:天地之别。”

壬:“上自私自利,双目只留独眼龙。下偏听偏信,对耳原来废半边。横批:耳眼半残。”

癸:“溜须拍马,真似养狗。攀上欺下,不如养鸡。横批:几只禽兽。”(.)

对联交上去后,检察长看了,长叹一声道:“不正之风,真是成了当前的大敌,是该出手刹一刹的时候了。”

苏东坡与秦少游经常一起出游。这天,他们同乘小舟,沿江而下,饮酒吟诗,好不痛快。这时,苏东坡看见岸上有个醉汉,骑着一头毛驴,走走停停,东倒西歪,样子十分可笑,就出了个上联:

醉汉骑驴,颠头晃脑算酒账

这对联十分形象,秦少游一时无以为对,正思考时,忽然看见船尾的艄公,这艄公一仰一俯地摇橹,引发了他的联想,于是对出下联:

艄公摇橹,作揖打恭讨船钱

艄公听见“船钱”二字,赶紧说:“不忙,不忙,下了船再说!”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大笑不已。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才女,她后来和年轻的才子秦少游成亲了。新婚之夜,苏小妹紧闭洞房大门,让丫环给新郎送出三道题目,并传话说,全答对了,才许进屋。第一题是藏头诗,第二题是人名谜,对于秦少游来说,没费事就答对了。

拆开第三个题封,是个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一看,正中下怀,因为他是对对子的高手,而且出句并不难,用不着各种修辞。他心想:既然出句普通,我得对个奇句,让小妹也知道知道我秦某的才华。越想对出佳句,越觉得出句不一般,便越加对不出来,到这会儿,灵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会儿着急的不止秦少游一个人。还有谁呀?苏东坡。他知道小妹的脾气,常办些奇奇怪怪的事。怕今夜难为秦少游,特地出来看看。

果然,秦少游在廊下转来转去,嘴里不断地念叨:“闭门——推出——窗前——月——”,两只手又推又拉,还直摇脑袋。苏东坡琢磨出来了,这是让对对子呀!我得助他一臂之力。又不能去跟前告诉他,怎么?小妹肯定在窗内盯着呢!他一看离少游不远处有一口大金鱼缸,心里有了主意。他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一挥手,扔进水缸里。缸里清水一下子溅出来,夜深人静又传出“扑嗵”的声音。秦少游往水缸里一看,只见波纹荡漾,天光月影随之摇动,一会儿便复原了。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大声对道:

投石冲开水底天

声音刚落,“吱呀”一声,房门大开,丫环提着红灯走出来说:“小姐有请!”秦少游向后一拱手,转身昂首挺胸,迈着方步,出了洞房。

有位著名中医老先生,最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

一天,一位客人来访,看到院子里的丛竹,赞叹道:

烦暑最宜淡竹叶,

老医生马上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进屋坐定后,客人又说: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志;

老医生对答道: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蓯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联中全系中药名,对仗工整贴切,颇有风趣。客人看到几盆玫瑰,不胜感叹道:

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老医生捻着银须,笑着答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客人起身告辞,约定改日再会。

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大文学家,两人见面,常互相对对子,来增加谈话的兴趣。

有一次,两人在松树下边下围棋,苏轼刚投下一子,忽然落下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又落下一颗。苏轼盯着松子,随口说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完,看着黄庭坚。黄庭坚心里也有数:这是让我对对子呢。黄庭坚抬起头来,向四面张望,寻找对联的题材。他一眼看见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条小河,河边上几株柳树,清风吹来,长长的柳丝悠悠荡荡,划过水面。树下正坐着一个渔夫,握着长长的鱼竿儿在钓鱼。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对子吗?黄庭坚对出下句: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文兴助棋兴,棋兴助文兴。两人边下棋边论文,直到很晚才歇手回家。

厚待百姓楹联:明代大臣张津任户部尚书之时,在浙江省海宁县谯楼上张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曰:“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下联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张津用这副对联告诫自己的属下为官者要宽厚对待百姓,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贪图钱财而贬低自己做官的人格。

讥讽行贿楹联:明英宗时的大臣王恕先后担任19个官职,历任京师和州郡的要职,无论在朝内还是朝外,他都用这样一副门联教育自己的门生,上联曰:“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下联曰:“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由于当时官场上馈送之风极盛,王恕就用上联痛斥京城官员登门送礼的丑行,用下联讥讽外任官员携礼进京行贿的歪风。

关注民生楹联:清嘉庆年间,云贵总督赵慎畛撰有一副楹联,上联曰:“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下联曰:“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上联强调身为百姓父母官要坚持做到少说空话、大话,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下联指出从政为官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顾全大局,谨慎决策,凡事当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以免给国计民生造成危害。

勤俭节约楹联:清咸丰年间的进士薛慰农在杭州府任职时,曾署楹联,上联曰:“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下联曰:“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上联的意思是说贪图钱财固然是贪,搞虚假政绩、欺上瞒下、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万不能爱慕虚荣而忘记了勤政爱民的根本;下联是说做官只去要求老百姓勤俭,这不算勤俭,为官者必须保持自身的勤俭节约,品行端正,保持自己的节操。

爱民治世楹联:清代官员张鼎上任徐州兵备道台,担负当地的军事、航运、海防大权,责任重大。他曾自撰对联激励自己,上联曰:“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皆从心上过,”下联曰:“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上联显示了张鼎一心勤政,努力治好“千里河流”的决心;下联体现了作为一方父母官,关心“一方士庶”,实施“宽政严法”的决心,颇显治世能臣的胸怀。

公平无畏楹联:清代孙子昶曾在河南省通许县任知县,其书房写有一联,上联曰:“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下联曰:“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联中表达了自己决心要清正为官,不受贿赂、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公平办事、依法办案的精神品质。

铁面无情楹联: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自己做了四副楹联当做安民告示。其中衙门墙壁上的一副楹联广为流传,上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下联曰:“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这副门联冷锋相对,话带刀音,百姓深感快意,恶徒深知无情。史书记载:此联贴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避至他省”。这副门联对为官者建立威信、震慑歪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官与民告白楹联:河南内乡县衙的三堂檐柱上也有一联,上联曰:“得一官勿荣,失一官勿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告诫做官之人要正视官与民的关系,摆正官员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忘记老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千万不能做出欺压百姓的事。

宋代的宋祁修书爱用冷僻的字词,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并常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

欧阳修参加编修《新唐书》后,看到宋祁爱用冷僻字,很想给他提出来,但碍于对方比自己年长二十岁,不便直说。

一天,欧阳修去探望宋祁,正巧宋祁不在家,他灵机一动,便在门上写道:“宵寐匪贞,礼闼洪休。”随后就在附近散步。

宋祁回来,瞧见这八个大字之后,便问道:“是谁在门上乱画?”

“啊,您回来了,那是我写的!”欧阳修赶上前去,接着又说,“对不起!把您的门弄脏了。”

宋祁见是欧阳修,转怒为笑。但这个爱用冷僻字的老手,望着门上的字,一时也蒙了:“你这写的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笑了笑,“就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啊!”

宋祁笑道:“你就写‘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好了,何苦用这种冷僻的字眼呢?”

欧阳修哈哈大笑:“这就是您老修书的手法呀!”

宋祁恍然大悟:这个晚辈在变着法儿给自己提意见呢!于是哈哈一笑,愉快地接受了欧阳修的批评。

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心平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要说古人有学问,那是真有学问,骂人都离不开学问。他们骂人的时候,甚至让你都觉得“骂”已是次要的了,炫耀知识才是根本。大概是他们学问太大了,憋得难受,非得通过这种方式发泄出来才痛快。清末曾当过东北三省总督的赵尔巽御下甚严,有人以他的名字为引子,写了副对联,曰:“尔小生,生来刻薄;巽下断,断绝子孙”。赵尔巽见了,倒没怎么生气,反觉腹内技痒,思索片刻,改了几个字,于是一副“骂联”瞬间成了表扬稿,他是这么改的:“尔小生,生来秉性;巽下断,断不容情”。改完大笑,觉得很得意。

无独有偶,张之洞的铁杆幕僚梁鼎芬也曾因得罪同僚被人涮了一把。人家是这样涮的——上联:“一目当空,开口便成两片”;下联:“念头中断,此身应受八刀”,横批:“梁上君子”,把“梁鼎芬”三个字有机地结合进联内,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骂得确有些恶毒。梁鼎芬也不示弱,他侦知是尹亚天在从中捣鬼,于是以牙还牙,挥笔写道:“有心终是恶;无口岂能吞”,横批:“伊内偷人”,不但揶揄了尹亚天,顺便连他的老婆都骂了。

被人在名字上找了便宜的,还不止赵尔巽和梁鼎芬。古人给孩子起名字,爱用生僻的字,据说是为了避开各种各样的忌讳,以免跟哪位大佬重了名号,耽误前程,而怕人找便宜,没准也是个潜在的因素吧?但是,再怎么防,也有中招的时候,正所谓防不胜防。“淳德”这个名字,按说够吉庆祥和的吧?清朝贵族淳德,曾经在浙江当巡抚,跟手下人很是不洽,胥吏们非常痛恨他,嘴上不敢说,但都一直憋着让他吃点哑巴亏,解解气。机会终于来了——浙江下属的德清、淳安、乌程、归安四县投来了文书,胥吏给这四县重新排列了一下顺序,简称:“淳德乌归”,亦即“淳德乌龟”,淳德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这胥吏真是太他妈有才了!

这样一来,当官的都怕手下人搞小动作,处心积虑地提防着他们。即使人家明明没有坏心,当官的也总是自己犯猜忌。盛宣怀当邮传部尚书时,权重朝野。云南某太守,到北京来办事,携带宣威火腿若干,分别赠送给当朝大臣们,其中自然少不了盛宣怀的一份。但这位太守脑子里缺根政治弦儿,大笔一挥,在礼单上写道:“宣腿一对!”盛宣怀一看,什么腿?谁的腿?这也太没有礼貌了!三下两下撕碎了礼单,将宣威火腿掷还。后来,京城的人们都说,盛宣怀怕吃宣腿。呵呵!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

昔日盖世之德,

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也;“罕见”者,“汉奸”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寓所。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

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挥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

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涩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张秀才妙联讽贪僧》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

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

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对联趣事》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刚直。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丁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随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随后,解缙举杯祝酒道:“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许獬,闽南才子,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o一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许獬的一些闽南对对子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今谨举隅以抛砖引玉。

翔安的小盈岭“同民安”隘口内有一座寺庙。闽南才子许獬路过此地,适逢寺庙正准备做大祭典。小盈岭周边的善男信女挨挨挤挤赶来帮工,挑水劈柴,搓圆炸枣,人声鼎沸,整个寺庙热闹非凡。

寺庙的僧人为了增添祭典喜庆气氛,出对要给四面八方来的香客对。于是,僧人就在寺庙山门贴出上联:“盈岭山上日日是冬至”,香客们捎头挠耳,苦思冥想,一时无法对出下联。

许獬入庙参香,见到此征联,马上启动文思构想。谁知也难住了。为了赶时间,许獬只好继续赶路。他来到泉州洛阳时,已经是上灯的时候了,只见洛阳桥下,赶小海的渔民熙熙攘攘,一个个提着灯笼,在海滩上捕捉小鱼小虾,灯光布满滩涂地,很是热闹。许獬灵思一动,对从中来:“洛阳桥下夜夜闹元宵。”

许獬信手拈来,实在是妙对佳联。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联”,过年的门联都是红色的(除了有丧事的家庭头年贴绿色春联,第二年贴水红色春联,第三年贴红色春联),贴上了春联意味着来年春意盎然,红红火火。古诗云“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燃放鞭炮告别旧年,贴上门联喜迎新春。

据说,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春联所用的纸笺必须以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这暗示着朱家子孙可永坐江山。据说,这就是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的开始。朱元璋当然希望,朱家掌管天下的能是“万年红”(万年姓朱)。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包括闽南一带,依然是延续着贴春联的习惯。春联让新年更具红火的景象。

辞年:

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神敬佛,表示辞旧年。还有人人要换上新衣裳,准备迎新年。大人们在除夕要给小孩送“红包”,给压岁钱,希望年轻一代在将来能富裕吉祥。

此外,家家还要准备“门蔗”。即,过年时各家各户要在房门两侧放上两株贴上红纸的连根甘蔗,叫做“门蔗”,在闽南方言里,“蔗”与“佳”近音,“甘蔗”寓意着甘甘甜甜,渐入佳境,欢欢喜喜过年。在深夜,还要用这甘蔗来顶住大门,据说,这样一顶,来年盗贼就不会光顾了。“门蔗”顶门,图的是全年的平安、吉祥。

吃过年饭:

除夕夜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全家团圆了,家家户户围炉吃团圆饭,连外出经商或做工的"亲人也要赶回来过年。大年三十,或大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之夜,围炉团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传统,在闽南一带,围炉很有特色,也很讲究。

闽南人吃年夜饭时,要“添碗筷”,就是说,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双,要多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为还没有回来的亲人准备着,摆成双数,成双成对,多出几双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闽南语中的“剩”与“春”字同音)。同时,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饭有好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长年菜、年糕、鸡、鱼、萝卜、血蚶等。

一家围炉时,每个人都要盛一碗米饭,而且,不能把米饭吃完,表示年年有“剩”(与“存”或“春”同音),饭后大家还要吃柑橘,表示吉(桔)祥如意。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那主持将对联悬挂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了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

推荐访问:对联 合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