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晋佑范文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德育工作指南 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时间:2023-06-09 05:05:01 来源:晋佑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工作指南 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德育工作指南 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篇一: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____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稳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党的__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省、市各级重要文件为依据,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育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德育课程化的实践,力争形成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校情学情分析

高新区一中__校区成立于20__年,一直秉持“学校有教师在场、生长有学生在场、教育有家长在场、社区有学校在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办一所爱国主义底色鲜明、充盈生命温情与生长力量的现代学校。

我校所在区域生源类型较为复杂,但可塑性较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取得明显进步,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们定能以最佳状态展现__人的风采。

工作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目标,是我校办学非常明确的方向定位。

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__展现出人类高贵的精神品质,基于此,我们以用爱国主义打亮学生人生底色、筑实学生人生根基为方向,让爱国主义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德育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德育工作机构及队伍建设

(一)由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组成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学校德育工作。

(二)注重班主任队伍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班级教育教学班主任主管制,每两个班级确定固定的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团队组织传达部分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基础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培训。鼓励班主任进行教育课题研究、项目实验。

(三)发挥团委、学生组织的作用

团委针对学生实际,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做到以榜样学生示范引领和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模式。

(四)推行家校共育

积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协调作用,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具体措施

(一)确保德育核心地位

转变德育工作理念,完善初中各个年段教育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确保德育工作核心地位。

(二)全力打造__课程

围绕核心词“__”,建设赋予“__”文化主题内涵的“思政大厅”,拟形成“__”“红色__”“七子城市”等八大校园文化主题区,多维度构建“__民族英雄馆”。

积极申报__市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以研促育,建构德育特色校本主课程。

积极对接国内外负责研究甲午海战的相关机构,外延__英雄校本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涵。

建设模拟联合国社团,对接哈工大、实验高中,开设并打造各类__精英课程。

(三)重点推行“立德树人五项行动”

铭史践行、明礼立身、引领众行、升华涵养、拓宽国际视野。做到“铭史于心,爱国于行”,明礼行孝、以德立身,不断夯实、提升学生的素质内涵,扩展眼界。开展以“爱国”和“奋斗”为基础品质的“__少年”评选,用榜样传播青春正能量。

(四)持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按照德育工作课程化、渐进化、系统化的原则,初步把学校德育课程分为四大板块。

1、使课堂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合。

2、开足国家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开设生长课程、生活课程、生命课程、心理课程、__课程的校级特色德育课程。

3、开设每月的不同学科的不同主题的学校活动课程。

4、开设以感恩与责任为核心的德育活动课程。

(五)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重视家庭社区合力育人。进一步完善学校和家庭、社区联系沟通机制。建设好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
不定期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出席学校德育工作专题会,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大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拟积极同各个部门配合,强化对学生防欺凌、防止各类侵害事件的教育。

落实责任,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

(一)健全德育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校长责任制,引导各级学校、全体教师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加强德育工作研究

开展德育课题研究、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定期召开实操培训例会,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争创学校德育管理新局面。

(三)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德育评价办法和综合素质考核办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篇二: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整体构建我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让不同的人更加不同”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一)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积极倡导启发引导、赏识激励,坚决反对讽刺挖苦、恶语中伤;
积极倡导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坚决反对简单粗暴、僵化刻板;
积极倡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积极倡导持之以恒、宽容等待,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浅尝辄止。

(二)领导小组

小组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____

(三)德育途径与方法

加强课程建设,开发德育资源。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凸现载体育人功能。要与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相结合,立足学校办学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活动,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注重班级管理和建设,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目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以教育部《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符合专业要求的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通过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加强特殊群体教育,关爱“留守学生”和“问题少年”,大力开展“爱生援助”活动;
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教育,耐心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杜绝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网络。

(四)队伍建设与管理

学校全体教师、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规定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德育职责和要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先进工作者。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锻炼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等形式,建立一支卓有成效的校外德育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篇三: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一、校情学情分析

____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多年来,__区实验小学大力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以营造诗意校园,丰厚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照进”现实。在诗词文化熏染下,师生感受诗词之趣,体会古人智慧与情怀,涵养心灵。活动中,学生铭记家乡和学校的历史,争做励志少年,立志以身边的模范人物为榜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报效祖国,回报家乡。

二、办学理念

__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13年,百年的文化积淀与时代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大气、包容、卓越”的校风和“固守善良,拥有梦想”的校训。以传承、创新谋发展,以“诗词润德”“卓越励志”“钉劲励行”,激励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育人目标

1、以“诗词文化进校园”为载体,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育民族精神。

2、依托“诗词润德”德育品牌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渗透、研学考察、实践创作、家校协同等途径,以诗词润泽童心,立德树人,在吟诵品悟中,感受诗词文化,体会诗人情感,培育家国情怀。

四、德育内容

依托优秀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发挥诗词文化育人作用,通过学科整合的诗词特色课程开发、师生共同营造的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家乡名胜的寻诗览胜、丰富多腔的吟诵唱讲等,体悟诗词中的大思想、大智慧,慰藉心灵、涵养德性,努力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实施路径

(一)开发诗词课程,学诗明德。

1、开发诗词校本课程。

开发低年级《古诗词诵读》和中高年级《中华诗词诵读》读本,以“爱国”“友情”“感恩”“传统节令”等主题分单元呈现,让传统的民族人文精神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

开发《红色革命诗词》读本,以诗词话党史,以红色育红心,感受革命传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2、打造诗意学科课堂。

落实德育一体化教育,整合学科教学,依托诗词校本教材,选择与德育目标相契合的诗词,怡情励志,将诗词文化教育目标贯穿于学科教学。如语文课伊始,师生诗词对接问候;
音乐课增设“古诗新唱”;
美术课创意“诗词书画”;
体育课“诗词韵律操”健身。全科架构,以诗明德,以诗修身,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教育。

(二)营造诗意环境,见诗励德。

营造浓郁的诗词育人氛围,创建“诵读快车”、“诗词大道”“诗词文化墙”,让名家名句浸润学生的心灵。诗词书籍也在静读书廊、班级图书角整齐摆放,以便学生随时阅读学习,爱国诗、励志诗等时刻勉励学生心怀高远,勤奋学习。

课间,校园广播循环播放诗词歌曲;
午后,LED大屏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等相关视频。在精心打造的视听盛宴中,学生耳濡目染,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开展主题活动,诵诗扬德。

活动是学生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素养的催化剂。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和人格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落实德育目标。

1、举行“青梅煮酒论英雄”校园古诗词大会。

每年丹桂飘香季,举行校园诗词大会。班级的优秀选手,以诗词接龙、飞花令、九宫格等形式,在激烈的角逐中,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与炎黄子孙的国家情怀,体会文化与智慧交锋的乐趣。

2、开展“诵读红色诗词,传承红色基因”比赛活动。

精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诗词,以诵读演的形式,感党恩、颂党情,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在诵读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激发自己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3、开展“爱国爱家,圆梦中华”诗词创作活动。

运用绝句、律诗、现代诗等形式,引领学生歌颂党的功绩,赞美抗疫英雄、书写理想信念……在创作中,汲取民族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感。

4、举行“书声传古韵,诗香沁童心”诗词考级活动。

学校确定200首诗词,依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实验小学生诗词考级方案》,每学期两次,分10级,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以诗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四)多彩实践,品诗砺德。

1、开展“寻诗写诗,赞美家乡”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游览__沁水阁、养马岛、昆嵛山等家乡名胜,寻找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家乡的诗词篇章,引领学生览胜赋诗,即兴创作,表情达意,赞美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开展“访革命热土,寻红色诗词”探究活动。

依托家乡厚重的红色历史,组织学生到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纪念馆、胶东红色革命纪念馆、昆嵛山红军革命游击队旧址,聆听杨子荣、许世友、于得水等无数英雄的革命事迹,寻找赞颂英雄诗词,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3、开展“牵手诗词,约会传统节日”研学活动。

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到国学馆尼山书院开展“节分端午自谁言”—端午节传统诗词讲座等研学活动,聆听老师讲座,了解节日文化,品诗吟诗,动手包粽子、做月饼等,以诗歌亲近经典,讴歌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强化家校协同,以诗厚德。

1、充分调研,巧用资源。

通过调研,了解家长对诗词文化的认识与素养,发挥家长中的优质资源,以家长课堂、榜样带动、线上与线下的分享交流等形式,提升家长诗词育人的意识,扩大家校携手育人成效。

2、创设氛围,亲子互动。

倡导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同观看“诗词大会”,引领家长和孩子一同探究诗词中的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及家国情怀。开展“客厅诗词大会”“爱国诗歌颂”“飞花令大比拼”等亲子活动,在交流与互动中感受诗词的真善美,提升道德素养。

六、条件保障

(一)管理到位。

由校长负责,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诗词润德”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重点,强化工作保障机制,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激励教师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确保诗词润德工作落到实处。

(二)师资保障。

以外学内训的形式,提升教师诗词素养。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诗词教学理念;
发挥学校教师优势,成立教师“松杉文学社”,由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贾乐玉副校长为教师进行诗词知识培训、诵读技巧培训;
组织教师朗读者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诗词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发挥诗心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三)评价激励。

学校实行“诗词之星”学生评价策略,通过每日一评、每周一评、每月一评、每学期一评,评选出课堂“诗词小老师”、班级“诗词小达人”、年级“诗词小名士”、校级“诗词小学士”。此外,学校还评选“诗意课堂”“诗蕴班级”“诗雅教师”,榜样带动,深化诗词育人成效。

七、特色实践做法

(一)建构学科诗意课程,全科育人。

结合学科内容和德育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学科诗意课程。课堂上,教师适时选择相应诗词,引领学生学、悟、品、诵,统筹规划,整合学科教学,落实德育育人目标。

(二)开展千人诵读活动,昂扬精神。

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大型千人诗词诵读活动。千人千声,汇成诗山词海。爱国、爱家、励志……诗词中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振奋人心的力量,鼓舞学生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大型千人诗词诵读活动。千人千声,汇成诗山词海。爱国、爱家、励志……诗词中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振奋人心的力量,鼓舞学生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三)搭建创意展示平台,彰显自信。

通过诗词大会、小小朗读者展示、诗情画意作品展、形式多样的吟诗唱诗活动,引领学生创意展示自己对诗词文化的热爱,陶冶性情,彰显文化自信。

“以诗魂铸灵魂,以诗品塑人品。”诗词散发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学校将不断探索诗教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让百年实小诗韵飘香,托举起学生的幸福人生!

篇四: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想,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创造的深沉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

XX第一中学东校是XX省规范化学校,学校创建于1892年。1909年,学校更名为崇实学校,随后,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数度更名,20XX年8月,更名为XX第一中学东校。回望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培育的数万人才中,涌现出大批党政军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条战线的社会精英,据不完全统计,本校毕业生中成长为共和国将军36人,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300多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更名东校九年来,共培养出清华、北大学子10名,双一流高校学子数百名,本科院校学子数千名,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目前,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257名教职员工,2229名在校学生。在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考为导向,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把培养有文化素养、强健体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目标,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奋进”的学校发展价值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校园,进心灵,深化学校育人品质,提高师生生命境界。

二、主要措施途径

(一)开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加强学科融合

1、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以勤奋好学等二十四个美德为横向系列,结合传统美德故事和现当代典型事例,并附有精选的传统美德名言警句,直观的形式将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和正确的人生指令。

2、借力德育课程一体化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学科的德育要素,将德育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学工作为着力点,构建以学科渗透,热点追踪,实践锻炼,社团活动,家校联合,校警共建等多途径的立体德育网络。我们把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等融合到学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践行“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理念,丰富德育内容,持续推动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重视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支持教师申报传统文化课题

20XX年我校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和青少年素质研究》实验学校并申报了子课题《中华经典文化学习对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影响》的研究;
20XX年完成XX市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20XX年度重点课题《高中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研究》;
20XX年完成XX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建设书香校园的高中全员阅读推进实施策略》;
20XX年XX省教育督导学会科研课题《基于学科德育创新的高中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完成立项;
20XX年完成XX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高考形势下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学科课程内容融合研究》;
20XX年完成XX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行动规划研究》;
20XX年XX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地方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思想教育研究》完成立项等等。

(三)积极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1、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为主题,以百年老校的历史传承为纽带,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

学校小广场、宣传栏、教学楼、教室等地随处可见“和”文化的身影,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方位构建人本化管理体制,追求情感+制度的管理模式,让学校逐步由制度走向引领,由管理走向文化,打造特色精神文化,为师生培根铸魂。

2、进一步巩固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和宣传阵地

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向学生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学生每周一次观看《新闻周刊》,关注时事;
学校食堂每天就餐时间播放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我校已涌现出一批最美教师、XX好人、XX好人、师德标兵、道德模范等教师典型,栾兆辉老师助人为乐的光荣事迹已在《今日XX》、校公众号上广泛宣传;
全校师生积极为高一患病学生筹集善款,传递爱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德育方式,强化德育活动的育人效果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实施全方位育人

学生会、紫光艺术团、北海文坛、旭日晨钟报、旭日之声广播等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朗诵比赛、成语英雄大赛、诗词默写大赛、才艺大赛、文艺汇演开展得有声有色。20XX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XX市第19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大合唱《贝加尔湖畔》《不忘初心》、集体舞《未来,我来》、朗诵《青春中国》分获高中组一等奖;
朗诵《青春中国》在XX市第19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中学甲组一等奖。在第七届XX市中小学艺术节中,赵筱雯行书获书法二等奖;
黄子川素描静物、高茉凡装饰画分获绘画二等奖。赵晟瑜同学获XX市校园读书节暨第五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冠军、第五届XX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高中组)荣获特等奖(季军);
另有李沭揩、杨蕴琛、刘思涵等多名同学获奖。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经典阅读行动”中陈佳怡同学获国家级一等奖、马昕怡同学获国家级优秀奖。刘岩同学获XX市“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

2、家校联合,凝聚教育合力

工作中我们除了每天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学生家长即时沟通,还要通过每学期一次家委开放日、邀请家委参与学校管理、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确保家校脉搏一起跳动、并轨发展,让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加顺畅。

(五)积极开发校内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场馆和研学基地建设

1、积极开发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好校史馆和中华传统美德馆

学校现有古建筑楼八幢,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场所,校史馆记录了XX一中东校129年的发展历程,学校传统美德馆涵盖了“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全部内容。

2、积极拓展校外传统文化研学基地

我们平时定期与东莱敬老院、沁园社区对接,开展敬老爱老、打扫卫生,宣传党的政策等活动。我们建立校外劳动基地,师生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周活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利用节假日我们组织师生参观任常伦烈士纪念馆、下丁家艰苦奋斗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凤凰山革命烈士陵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校优势特色

学校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奋进”的发展价值观,秉承“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办学理念和“精细管理、创新实践、团队合作、科学评价”的实施途径,积极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一)充分利用好校史馆和中华传统美德馆

学校现有古建筑楼八幢,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场所,参观校史馆和中华传统美德馆是每一名东校新生入学的必修课。校史馆记录了XX一中东校129年的发展历程,这里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有战争年代现身革命的感人事迹,有各行各业的军政精英,有赤诚报国的科技前贤,有XX发展的文献荟萃……她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奋勇前行。

中华传统美德馆内将中华传统美德概括为“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24方面,涵盖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全部内容。每一方面都有四部分内容:历史著名人物故事;
现代杰出人物故事;
本地和本校典型人物故事;
与故事相对应的名言警句。不仅全面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而且充分展示了本地本校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风貌,具有亲切感、可信度和感染力。

(二)举行“我们风雨同舟”校园爱心义卖活动

“我们风雨同舟”校园义卖活动倡导师生奉献爱心,扶危济困,活动开始于20XX年10月,目前共举行38期,义卖所得316118元,救助困难学生667人。

(三)每年国庆节举行“和平颂”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和平颂”经典诵读比赛已成功举办七届,学生在诵读经典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开展大阅读活动

开展大阅读活动,学生每周两节课大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学科融合;
设立“校长读书奖”,激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素养。

四、条件保障

(一)认识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华文明数千年,先辈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后人有责任将之发扬光大。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专门机构,对此责无旁贷。

(二)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由校长牵头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小组,统筹规划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制定短期、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学校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三)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综合育人

我们借助语文学科开展传统经典诵读;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二者紧密结合;
借助历史学科,通过学习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汲取其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
每一个学科、每一名教师都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四)建立活动组织,规范制度

学校成立学生会、紫光艺术团、北海文坛、旭日晨钟报、旭日之声广播等学生团体和社团,制定活动方案,学校保证各项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级部、各部门按照制度要求进行配合。

(五)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评估机制

建立评估机制,引起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校园“和”文化的重视,提高办学水平,使学校向特色化健康发展。

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将一直致力于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浸润师生内心,强化德育效果,让我们全校师生都能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培养文化自信,厚植国家情怀,践行中华美德,成为国家栋梁!

篇五: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好____“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指示精神,发扬并传承好__的红色文化,切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全面打造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认同。

校情、学情分析

__区实验中学是__法制文化建设示范校、区党建示范校、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基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教育传统与底蕴。“习红色之美,筑坚强堡垒”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品牌与抓手,更是“习美”文化的特色内涵之一。几年来,学校成立了红色“__文化研究室”,开发了《天福丰碑》校本教材。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创新开展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先后涌现出了一批__省小小金牌红色讲解员、__省文明少年、__省国学小名士。

德育目标

(一)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传统,感知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根植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涵养家国情怀。

(二)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远大的志向,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三)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规范行为习惯,让红色教育触动每个人的心灵,促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社会有用人才。

实施途径

以常规教育为切入点,建设红色校园文化、实施红色校本课程、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提升红色教育理念,夯实立德树人根基。

(一)营造红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1、分区域多主题,打造校园红色宣传阵地

校园环境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建设红色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能释放爱国情怀的文化场。户外、办公楼、教室内外分区域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引领师生了解家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分序列多形式,创建校园红色活动品牌

丰富生动的课外文化活动是红色教育最直观的教材,学校将创新节日活动、活用仪式活动、序列班会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

(二)研发序列课程,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红色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及校本课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1、活用“思政课堂”功能,挖掘红色内涵

首先,活用思政课的红色基因。思政教师从当代的红色精神、改革开放__年的成就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渗透。其次,细化年级红色德育目标,如初一年级“讲红色故事识英雄”等,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教育。

2、研发“红色教育”读本,弘扬红色文化

学校成立__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将带领学生实地调查、阅读史料、采访取证等,探究__的红色历史,编写《天福礼赞》红色教育读本,培养家国情怀。

3、开展“平语近人”阅读,根植红色信仰

编写印发《____用典集锦》,学生人手一册,每天诵背三句经典;
印制《学“习”进行时》学习卡、《习语轩》摘抄卡,随时诵读,随学随得。学校将红色课程的研发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中,推动校园红色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突出知行合一,拓展校外实践领域

实践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____多次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红色精神的传承,良好品德的养成,都在实践中得到内化和涵养。

1、建立校外红色研学基地,丰富红色体验

__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众多的红色资源,如昆嵛山红军纪念馆、__红色文化展馆、__革命遗址等,它们是培养学生使命担当的宝贵资源,必将激发__儿女接力革命传统,使红色文化焕发“别样红”的光彩。

2、开发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我校充分利用红色研学实践基地,以创建红色文化校园为抓手,分年级有计划的开展校外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师生走进__起义纪念馆、刘公岛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研学中追溯历史、反思现实、传承红色基因。

3、开展家校携手共育活动,放大红色效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文化的传播方面责任重大。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如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开展争当“红色文化宣传员”,争做“红色文化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红色精神一起走”书信大赛等活动,鼓励家长充分参与,让家庭成为情怀培育的摇篮,促进家校共育。

条件保障

1、组建红色研究团队,保证育人力量雄厚

学校将成立由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三级链接的红色研究小组,以__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教师为核心成员,吸纳历史、思政课中的骨干教师,进行课程研发和德育实施,构建系列德育体系,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

2、做好红色研究预算,保障教育经费充足

经校委会、支委会研究通过,做好年度支出预算,保障红色研究系列费用。

3、完善红色评价制度,保障德育效果落实

实施“红色之星”评选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班级-级部-校内校外”的途径实施推选,通过公众号推送、校报刊登等方式进行表彰,培育学生的红色品质,确保红色德育落到实处。

篇六:学校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教育为首,德育为先。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大和____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牢牢把握五大育人内容,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在学校“正学”课程引领下,以培养“向善”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行为习惯养成、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背景分析

学校于20XX年建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建校时间短,但学校学生数量多,年轻班主任及年轻学科教师较多,对于德育工作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德育工作要求,并给予高度的财政支持,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原则

(一)德育为首

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生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实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三)全员参与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五、工作重点内容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实施内容与路径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从队伍、阵地、课程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定方向

学期初,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秉持“养正向阳”的校训精神,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计划,确保德育与教育齐头并进,为本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指引方向。

(二)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协同育人共发展

为保证德育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团队干部为主体,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的德育工作队伍,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从班主任现实需求出发,开设班主任系列培训课程,从舆情处理、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等各方面每月开展班主任系统专业培训;
学期初召开德育工作部署会议,增强学科教师德育渗透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大队部干部选拔工作,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设置课间秩序、安全和食堂监督员,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3、加强“三位一体”合力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注重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

(三)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管理育人增保障

1、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素养,造就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周村区正阳路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周村区正阳路小学班主任制度》《周村区正阳路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系列制度,为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文化育人润无声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硬文化与软文化相结合。加强班风班训、图书角、中队角、红领巾信息栏等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特色,开展班级文化评比。

2、充分开发、利用好“五彩”校外德育阵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马耀南故居、黑铁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

(五)完善德育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实践育人沁心田

学校会继续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意见》为指导,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化和专业化,创新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一是行为习惯养成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尝试开发《周村区正阳路小学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手册》,以班级常规管理为重点,通过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定期评比展示三个环节,让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四季”研学实践课程。以“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以家委会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创新完善“红橙蓝绿”四季研学课程。红色研学课程有爱国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橙色研学课程有法治、责任、安全教育,蓝色研学课程有科技创新教育,绿色研学课程有环境保护教育。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动过后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家庭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尝试编写家庭教育校本化教材,继续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二心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途径。一是与校内德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专题讲座、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三是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周村区普法馆等校外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五是红色教育课程。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我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比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鼓励学生学知识、增本领、强体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如“我是核心价值观宣传员”“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手抄报、征文等比赛,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六是“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教育”课程。以家庭和社会资源为依托,成立以五老、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环保教育志愿宣讲队伍;
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充分发挥《安全与环境》地方课程课堂主阵地作用;
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等主题班队会,开展环保主题演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七是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抓好课堂主阵地,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鼓励师生共诵、亲子共读,开展“传统文化我传承”主题读书、绘画、书写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学习,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八是劳动教育课程。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融入职业体验等内容,改变由讲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开发“431X”劳动系列课程。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正阳劳动月”“正阳劳动周”,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绘画、合唱、主题研学、正阳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九是法治禁毒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法治禁毒教育,实现学科德育渗透,邀请“五老”、警官到校为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课。依托6月26日、12月4日开展法治主题宣讲、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使法治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以评促学激兴趣

完善“正阳之星”评价体系。运用表扬激励、物质奖励等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正阳之星”评价体系。以班级内部评价、表现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个性,全面发展。

2、完善班主任评价。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班主任培训参与情况及优秀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结合教学成绩,作为学期末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

七、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二)宣传保障。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注重活动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加强宣传教育。

推荐访问:工作指南 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